意昂体育

万斯刚下飞机,以色列就踩红线!强硬派强推西岸吞并,美国被彻底惹毛

发布日期:2025-11-21 04:50点击次数:81

加沙停火协议的墨迹还没干透,以色列政坛内部就先爆了个大雷。10月22日,以色列议会竟然在一片争议声中,初步通过了两项法案,矛头直指约旦河西岸,摆明了就是要将其纳入以色列主权。这事最蹊跷的地方在于,就连总理内塔尼亚胡和他领导的利库德集团,表面上都投了反对票,可法案居然就这么硬生生地闯关了。

这操作,简直是把巴掌结结实实地甩在了美国脸上。就在投票前一天,美国副总统万斯刚下飞机,脚跟还没站稳。他这次来,任务很明确,就是代表特朗普政府,确保加沙停火的第二阶段能顺利推进。结果第二天就被来了这么一出,也难怪万斯当场就黑了脸。

一记响亮的耳光

万斯对这事的评价,可以说是半点情面都没留。他直斥此举是“极其愚蠢的政治噱头”,更补上一句,他个人感觉“受到了某种程度的侮辱”。这话的分量,在外交场合堪比重磅炸弹,明摆着是告诉全世界:华盛顿这次是真的被惹毛了。

要知道,特朗普在白宫可早就给内塔尼亚胡划下过红线。他曾当着镜头的面撂下狠话:“我不会允许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这绝不可能发生。闹够了,现在该停了。”这种斩钉截铁的态度,对于一向喜欢留余地的特朗普而言,实属罕见。他为了中东那点事,没少跟阿拉伯世界的盟友们拍胸脯,保证自己能管住内塔尼亚胡。现在可好,以色列议会这一闹,等于让特朗普在中东的面子工程塌了一半。

华盛顿的盯人防守

其实,山雨欲来风满楼。就在万斯发飙的10月23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紧随其后抵达以色列。短短一周之内,这已经是第三波到访的美国高官了。这种车轮战式的访问,恰恰暴露了白宫的焦虑:他们对加沙停火的未来,心里压根就没底,必须派人过来,像保姆一样时刻盯着。

往前倒几天,10月20日,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和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就已经先跟内塔尼亚胡碰过头了。白宫这套“人盯人”的战术,就是怕在停火的脆弱窗口期,内塔尼亚胡或者他身后的强硬派,再整出什么幺蛾子。有以色列媒体就尖锐地将此称为“保姆式监管”,话糙理不糙。

摇摇欲坠的多米诺

为了这个停火协议,特朗普这次算是下了血本。他对沙特、卡塔尔、阿联酋这些海湾国家,开出了一连串诱人的支票。比如,承诺一旦卡塔尔受攻击,美国将提供军事保护;下个月还计划在白宫接待沙特王储,商讨全新的安全条约。但所有这些外交布局,都建立在一个脆弱的前提上:以色列必须保持克制。

以色列议会的投票,瞬间就捅了马蜂窝。当地时间10月23日,包括埃及、约旦、沙特在内的15个国家和两个国际组织,火速发表联合声明,口径一致地强烈谴责以色列。这让美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它一方面大手笔地给以色列提供援助,比如那价值64亿美元的直升机和步兵战车。

信任地基的裂痕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内部已经开始讨论,是否要推迟部分援助,作为一种敲打和惩罚。但这招又是把双刃剑,很可能在以色列国内激起强烈的政治反弹,毕竟内塔尼亚胡的执政联盟本就摇摇欲坠。说白了,加沙停火能走到今天,本身就充满了偶然。

双方互相指责对方破坏协议的口水仗就没停过。比如10月19日,以军就以哈马斯违规为由,空袭了加沙南部的拉法地区。整个协议就像一根绷紧的钢丝。在这个节骨眼上,以色列议会强推吞并法案,无异于给这根钢丝又浇上了一勺滚油。内塔尼亚胡嘴上说着反对,但他究竟是无力约束还是暗中默许国内的强硬派,谁也说不准。

结语

当一位美国副总统,需要用“愚蠢”这种词汇来公开评价最亲密盟友的立法行为时,这已经不再是普通的外交摩擦。它标志着美以之间那块号称坚不可摧的信任基石,已经出现了肉眼可见的裂痕。以色列的强硬派试图在美国大选前的政策模糊期抢跑,制造既成事实,但这种赌博式的冒险,极有可能引火烧身。万斯的怒火,能否浇灭这股扩张的冲动?美以这对特殊盟友,又将滑向何方?未来几周的停火谈判,或许会给出一些答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