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07 21:11点击次数:111
一份售价21元的戗面馒头,一袋保质期长达24个月的冷冻西兰花,一场由网红罗永浩引发的预制菜风波,让知名餐饮品牌西贝莜面村在2025年9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公关危机。
“我们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9月10日,罗永浩在社交媒体上的这句吐槽,瞬间点燃了舆论的火药桶。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当即强硬回应,连用三个“一定”表示“一定会起诉罗永浩”。谁曾想,短短五天后,西贝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弯,发布致歉信承诺调整工艺、缩短保质期,并将中央厨房前置加工逐步改为门店现场加工。
一、风波乍起:一场由“实话”引发的行业地震
这场风波的起点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罗永浩对西贝预制菜的质疑,像一面照妖镜,映照出整个餐饮行业不愿直面的事实。
贾国龙最初的回应堪称“灾难级公关”。“西贝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的断言和“一定会起诉罗永浩”的强硬表态,直接将企业放在了消费者的对立面。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西贝迅速拿出13道菜品的196道工序记录,宣布向全社会开放后厨参观,本想自证清白,却意外演变成“自我曝光”。媒体记者进入后厨发现,儿童餐的鸡翅保质期9个月,西兰花保质期竟长达24个月!
二、认知鸿沟:你说的是标准,我听的是诚意
争议的核心在于对“预制菜”定义的理解存在巨大鸿沟。西贝依据的是2023年国家六部门联合发布的《预制菜定义和分类》,其中明确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贾国龙辩解道:“西贝的中央厨房预加工,配送到门店的是原料,例如羊排切割成标准形状等。” 这话术听起来很专业,但消费者只认一个理:“提前做好的、加热一下就上桌的都是预制菜”。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王洪涛一针见血地指出:“大众对预制菜概念的普遍认知与国家标准中的描述可能存在差异。” 这场争论,西贝在法理上或许站得住脚,但在口碑和人心上却先输一局。
三、信任崩塌:消费者为何如此愤怒?
说实话,消费者并不是完全拒绝预制菜。调查显示,不少消费者坦言“只要合法合规,食品健康安全,也愿意选择预制菜”。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花着现制菜品的钱,吃到的却是没有被告知的预制菜。一位年轻妈妈的话令人深思:“我不是很介意预制菜,但更在乎商家是否明确告知。想到我给孩子点的儿童餐里的西兰花,可能比孩子年纪还大,我就无法接受。”
西贝曾通过绑定儿童餐、健康营养、食材好等关键词,成功构建了高客单价背后的品牌叙事。而预制菜争议直接击中了这个品牌故事的核心要害。
四、代价惨重:日损百万的深刻教训
这场风波很快反应在实实在在的经营数据上。贾国龙向媒体坦言,西贝门店客流断崖式下滑,9月10日、11日分别减少100万元营业额,9月12日预计损失200万至300万元。
但比业绩下滑更可怕的,是品牌信誉的崩塌。许多忠实顾客表示:“此前冲着他们家干净、卫生的儿童餐去吃,现在感觉受到了欺骗。”
五、迷途知返:西贝的道歉与承诺
9月15日,西贝通过微博发布致歉信,表示:“深刻意识到生产工艺与顾客的期望有较大差异”。这份迟来的道歉,总算展现了企业的反思态度。
西贝承诺多项改进:包括将儿童餐牛肉焖饭、鳕鱼条等改为门店现做;在2025年10月1日前将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所有使用大豆油的菜品调整为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油。
致歉信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句话是:“西贝从今以后打明牌,做一个透明的西贝。彻彻底底向胖东来学习。” 这表明西贝终于明白了诚信经营的真谛。
六、行业变革:透明化时代来临
西贝事件正在推动整个行业的变革。据报道,由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近日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对于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将首次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这意味着我们消费者有望在未来享受到更透明的餐饮服务。
一些企业已经走在前面。老乡鸡门店对菜品加工等级进行明确划分标注,把餐厅现做、半预制、复热预制标得简明易懂,受到网友一致好评。海底捞后厨每份食材都配有一个RFID标签,方便对食材进行全程溯源。
七、重建信任:唯有真诚不动人
西贝事件揭示了餐饮行业的深层变化: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吃进嘴里的东西究竟从哪里来、如何制作,我们希望拥有充分知情权和选择权。
《零售圈》快评指出:“这场争论的本质是传统餐饮工业化进程中,标准化生产与消费者知情权的碰撞。”
餐饮业不仅是标准化生产,更是情感消费和信任消费。面对质疑,单纯强调合乎国家标准远远不够,必须具有与消费者的共情能力。
西贝承诺在2025年10月1日前完成工艺调整,将中央厨房前置加工逐步改为门店现场加工。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将首次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
未来我们走进餐馆,或许能够像看营养标签一样,清楚知道每道菜的制作方式——是现场烹饪、半预制还是复热预制。
信任就像一面镜子,一旦破碎,无论怎样修补,裂痕永远存在。西贝事件给所有餐饮企业敲响了警钟:在信息透明的时代,唯有真诚才是通往消费者内心的唯一道路。
#热点观察家##热点观察家#热点观察家#
上一篇:天津农村家用水塔拆除工程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