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卡丁盛宴点燃赛车梦想,IAME中国系列赛深圳站

发布日期:2025-08-27 18:14点击次数:75

深圳路环赛车场上,引擎轰鸣声中,一位14岁的少年车手以1分08秒321的成绩刷新了赛道记录,成为全场焦点——这是中国卡丁车运动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5年IAME中国系列赛的到来,为深圳这座创新城市注入了新的速度与激情。作为中国卡丁车运动的顶级赛事之一,IAME中国系列赛与中国卡丁车大奖赛(CKGP)不仅是车手展现技术的舞台,更是中国赛车运动金字塔的基石。

这项赛事由骏德体育携手新加坡Kineqx联合主办,填补了中国职业卡丁车赛事体系的空白,为中国车手搭建了直通世界舞台的黄金通道。

赛事科普:国际规格的竞技舞台

IAME中国系列赛是一项具有国际水准的卡丁车赛事,2025赛季设四大组别,覆盖8岁至30岁以上全年龄段车手。

赛事采用了严格的规则体系,核心围绕公平性与安全性展开。比赛按年龄和技术水平划分组别,确保公平竞争。

赛事流程包括练习、排位赛、预赛和决赛。决赛共20圈,冠军积分翻倍,前10名获得奖杯,年度积分前八名有资格参加亚洲总决赛。安全措施方面,赛道需设置缓冲带、护栏,并配备急救站点。车手须穿戴防火服、头盔等装备,且需通过健康检查方可参赛。

规则解读:公平与安全的平衡艺术

IAME中国系列赛的规则体系体现了竞技体育的公平性与安全性。赛事采用旗语信号系统,通过红旗(停赛)、黄旗(减速)、蓝旗(让车)等标志动态调整比赛节奏,保障车手安全。处罚规则明确:违规行为如抢跑、乱超车会被罚时,严重者取消成绩。黄旗区违反规定驾驶,首次警告,第二次罚10秒,第三次取消比赛资格。

超车必须从外侧完成,连续3圈阻挡他人进攻会被罚20秒并扣积分。赛后不服裁判判决,可在2小时内提交带视频证据的申诉,需缴纳500元申诉费,申诉成功则退还。在天气变化情况下,赛事规则也体现了灵活性:雨天积水多时更换特殊轮胎,保障安全。比赛若因事故或天气中断,完成60%圈数即视为有效,否则需重赛。

深圳赛道:挑战与传承并存

深圳站比赛场地是路环小型赛车场,自1996年建成以来,长期作为澳门卡丁车运动的核心场地,但也在深圳辐射范围之内,深港澳三地车手共享这一设施。这条赛道全长约1.2公里,拥有11个弯道,其中“鱼形弯”尤为考验车手的操控技巧。赛道还布满陡坡和长直道,对油门和刹车的掌控必须十分精准。

赛道使用的沥青材质抓地力较强,驾驶感受与普通道路截然不同。独特的12度坡度让车辆行驶时车身晃动明显,控制难度大增。其中“葡京弯”尤为凶险,200米内需连续通过三个弯道,约三成的退赛选手都与此处失误相关。

历史成绩:速度纪录与传奇车手

在深圳及周边地区卡丁车赛场,已经涌现出一批令人瞩目的天才车手。Senior组的最快单圈成绩是2024年李伟霆以1分08秒321创造的,他在“鱼形弯”处通过提前松油门和减少打方向盘角度,巧妙地缩短了线路,体现了极高的驾驶技巧。

青少年组有深圳的谢咏霖,18岁,曾摘得亚洲杯冠军,并在上海站刷新纪录。谢咏霖的成长轨迹堪称中国卡丁车运动的典范。他年仅14岁时就在意大利举行的WSK卡丁车世界卡丁锦标赛上获得决赛26名的成绩,代表中国车手在世界最高水平的舞台上展现实力。谢咏霖的赛车生涯在深圳沙井极速赛车场起步,2016年获得中国卡丁车锦标赛NCC-B组年度冠军;2019年他夺得IAME亚洲赛青少年组冠军,成为中国青少年首个亚洲赛冠军。

知名车手:新星崛起与传奇传承

IAME中国系列赛深圳站吸引了全国各地优秀车手参赛,呈现出新老交替的精彩格局。青少年组有来自深圳的谢咏霖(18岁,亚洲杯冠军)和北京的14岁少年林子轩(以改装后的赛车在直道上表现出色)。

成人组和大师组的竞争也十分激烈。上海的艾米丽·陈曾赴欧洲赛场征战,在长三角邀请赛中表现不俗。大师组老将如江腾一、马青骅等则凭借丰富经验与年轻车手展开激烈角逐。深圳本地车手邓志斌也是值得关注的一员。他是深圳资深汽车玩家、业余赛车手,玩车数十年,在车辆方面有独到见解,汽车改装使用经验丰富。多次斩获珠海、肇庆业余组年度总冠军。这些车手代表着中国卡丁车运动的现在与未来,他们的成长路径体现了中国赛车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

赛事看点:技术、速度与策略的较量

IAME中国系列赛深圳站的最大看点之一是新老车手的精彩对决。大师组的资深车手拥有丰富经验和稳定技术,而青少年及成人组的年轻车手则充满冲劲和拼劲。

车辆改装与性能较量也是另一大看点。参赛车辆均采用规定发动机,动力相比以往更强,特别是在陡坡和直道上表现突出。发动机改装受限,车队普遍将调整重心放在悬挂系统和轮胎选择上。不同弯道对车辆调校要求差异显著,细节调整对比赛成绩影响巨大。

赛道挑战与车手应对策略同样值得关注。这条狭窄且弯道密集的赛道,再加上陡坡和老建筑的紧邻,使得车手驾驶难度陡增。车手们在训练中反复琢磨最佳线路,比赛时位居前列的选手往往稳扎稳打保住位置,而落后者则全力超车,力争逆转。

中国卡丁车运动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卡丁车运动自1995年引入后发展迅猛,但仍面临两大挑战:普及与商业化不足以及技术标准化问题。尽管全国已建成超50个专业场地,但公众认知仍局限于“娱乐项目”,需通过媒体合作与青少年赛事扩大影响力。

部分地方赛事规则执行松散,需强化与国际接轨,例如统一发动机技术标准与裁判培训体系。IAME中国系列赛的引入为中国卡丁车运动带来了国际化发展机遇。赛事联合发起人杨松浩表示:“我们不仅要让中国车手在家门口体验国际规格的竞技,更要通过系统化赛事体系挖掘‘未来之星’,为中国赛车输送世界级人才。”未来,随着电竞、新能源等元素的融入,卡丁车或可开辟“科技+竞技”的新模式,成为培养中国F1车手的核心阵地。

卡丁车场上的每一次转弯、每一次超车,都是这些年轻车手书写自己赛车传奇的一笔。

IAME中国系列赛这样的赛事,正成为中国赛车文化成长的沃土。它不仅为职业赛道选拔人才,更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感受到速度的魅力。正如深圳车手谢咏霖从本地赛场走向国际舞台,这条赛道上正在孕育中国赛车的未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