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21 18:11点击次数:63
第八章 待人卷
要获得讲礼貌的美名
礼貌是文化的精华,富有魅力,能赢得众人的好感;而言行粗鲁只能引人嘲笑,令人讨厌。如果你粗鲁又傲慢,一定令人憎恶;如果你教养有问题,定会引人不屑。礼貌不怕过于周到,怕的是缺少礼貌。其他事情也是如止,少了礼节就会导致不公。如能待敌人以礼遇,更是难能可贵。待人以礼并非难事,却受益匪浅:尊敬人就会受人尊敬。礼貌和尊敬的优越之处在于:我们施之于人,自己却不受任何损失。
要见多识广
行事周密的人大都满腹经纶、学识博雅:他们盛装于腹中的,不是市井琐谈,而是经世致用之学。他们一旦启口,则妙趣横生;一旦行动,则豪气如虹。言行举措,总要适得其时。要使忠告发生作用,有时通过诙谐玩笑的方式比一本正经的教诲方式更有效果。对有的人来说,闲聊中不经意传达出的智慧比高雅的七艺尚略胜一筹。
适当利用深藏不露的意图
深藏不露的意图可用,但不可滥用,尤其不可泄露。一切智术都会招人猜忌,所以必须加以掩盖;对深藏不露的意图更应如此,因为它们惹人厌恨。欺诈行为十分常见,所以你务必小心防范。但你却又不能让人知道你的防范心理,否则有可能使人对你产生不信任。人们若知道你有防范心,就会感到自己受了伤害,反会寻机报复,弄出意料不到的祸患。凡事三思而行,总会得益良多。此事最宜深加反省。一项行动是否能圆满到极点,取决于实现行动的手段是否周全。
与周围的人灵活相处
不要对每个人都显露同样的才智。做事情需要多大的努力?付出能够做完事情的努力就可以了。不要徒费你的知识和才德。优秀的养鹰者只养他用得上的鹰。有才也不能天天显露出来,否则要不了多久,人们便会看穿你的底牌,再也不觉得你有什么稀奇处。所以,为了你自己,你总是要留有一些绝招。假如你能经常展露那么一点点新鲜的才华,则人们就总是会对你抱有期望,弄不清你的才华究竟有多么的深广。
不要讨人厌
厌恶之心往往不招而至,所以不要引起别人反感。人们常常憎恨别人却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厌恶之心比悦人之心更容易产生;报复的欲望比赢利的愿望更强烈。有的人却想要引人生厌:可能是他们想因此引起不快,或者因为他们本来就乐于如此。对他们来说,憎恶之心一旦产生,就很难除去,正如恶名难除。他们害怕判断准确的人,藐视恶言的人,不屑傲慢的人,憎恶取笑人的人,但却会宽恕特别优秀的人。想要受到别人的尊敬,就要尊敬别人;想要得到褒奖,就要褒奖别人。
待人接物要有德操
获得普遍尊敬诚为一件大事,与其相比,获得善心却更为重要。要想达到这些目的,靠运气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靠勤奋刻苦。事业的开头可能要靠运气,但要想大功告成,却须靠勤奋刻苦。人们常常认为,只要有了名声,就容易获得人们的好感。但实际上,单靠才华出众是不够的。有否善心得看有否善行。做一切善事:善言和善行。要想人爱己,己须先爱人。伟人们吸引众人的一个办法就是讲礼节。行之在前,言之在后。先解甲,后为文,因为文人雅士之间也是讲德操的,且这种德操永恒不灭。
先下手为强
如果你是真正杰出的人才,那么还是先下手的好,这样做,你可以获得双倍的好处。假设其他条件均等,凡事先下手者必然比后下手者占优势。有的人本可以在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中百鸟朝凤般独领风骚的,可偏偏让别的不如他们的人占了先机。占先者是名声的长子。
做事巧在试探摸索
愚笨之人大都有勇无谋,所以他们总是仓促行事。他们看问题太单纯,不能够预见危险,也不担心其名誉扫地。但谨慎之人却小心翼翼:他们先深思熟虑,实地考察,然后行之,以策安全。明智之人深知,尽管有时命运之神会网开一面,但鲁莽之举必败。倘若不明深浅,劝君慢行,不妨睁大双眼,竖直双耳,心存谨慎,摸索向前,这样才能脚踏实地。当今之世,与人交往,处处陷阱。多察多思,实属上策。
要与人为善
最野蛮的动物居住在城市里。使人难以接近,是缺乏自知之明者的恶习之一。他们用荣誉来改变脾气。动不动就惹人发火,绝不是成名的妙方。想起来,这类人无非是一种脾气乖张的怪物,随时准备撒野耍横、粗暴无礼。不幸的人走近他时,就像走近一头老虎一样,提心吊胆地用一根皮鞭护身。这种人为了谋求高位曾卑躬屈膝,见人就捧;一旦权柄在握,便想叫人人都感到不快,从而洗雪旧耻。其实由于他现在的高位,他本应该成为大家都欲亲近高攀的人物,但由于他的刻薄无礼与虚荣却使人人对他避而远之。对这种人最有礼貌的惩罚就是根本不要去理睬他。你如真有智慧,就把你的智慧用来造福于他人。
豪爽地对待别人
立志要高远。小气从来不会在伟大的人身上显现出来。当和别人交谈时,尤其当谈论的主题令人不快时,你无须兼顾各种细节。要注意一些事情,但要随意一点。把谈话变成琐碎的询问是不好的。要表现出一种彬彬有礼的、高贵的宽宏大量。那是一种风度,支配别人的一大要诀,在于假装对事情漠不关心。要学会忽视发生在你的好友、熟人、特别是你的敌人中的大多数事情。过分的谨小慎微是令人不快的。如果你的性格中有这一部分,你会非常令人讨厌。对不愉快的事情耿耿于怀等于是有神经病。要记住,人们通常按本性行事:与他们的心胸和能力有关。
在任何情况下须具超凡智慧
这是言行举止的最高准则,你的职位越高,这条准则就越有必要。1盎司审慎抵得上1磅才智。与粗俗的喝彩相比,稳步前进更为重要。审慎的声誉是你能赢得的最高赞誉。如果你使审慎的人感到满意,那就够了,他的赞同几乎就等于成功的试金石。
不要训斥别人
有种人脾气粗野狂暴,不管什么事都能搞得像滔天大罪那样不可饶恕。他们这样做并非出于一时的狂怒,而是源于他们自己的禀性。他们谴责每一个人,要么为这个人做过的某件事,要么为他将做的某件事。这暴露出一种比残忍还要可恶的性情,这种性情才真是糟糕透顶。他们是如此夸张地非难别人,以至于他们能把别人原本是芝麻大小的一个问题渲染得像西瓜那样大,并藉此将其全盘否定。他们是不通人情的工头,能把天堂糟践成牢房。盛怒之下,他们把一切都推到极端。性情好的人能够原谅一切过失。他们会坚持说别人的本意是好的或者只是一时不小心才犯下错误。
喊价自便,但礼节要恭
喊价自便,但礼节要恭,如此你将使他人觉得有义务购买你的商品。自私自利者的索求无法与慷慨大方者的赠与相比。礼貌不仅仅是赠与,它还是连接你与他人的纽带。恭谦有礼的言行使我们感觉得到了恩惠。对于高尚的人来说,无偿获得的东西比有价的物品更为昂贵。你两次售货,但价格不同:一次是货物的价格,一次是礼物的价格。对于恶棍来说,谦恭有礼的言行是噪音,这是因为他们听不懂良好教养的语言。
让人理解你
智力比记忆力更伟大,所以,让人理解你胜过让人记住你。在关于未来的事情上,有时你应该提醒别人,有时则应该为他们出谋划策。有的人在时机成熟时却没有做本该做的事,仅仅因为他们根本就忘了那事。你要友善地提出忠告,指出利害得失。敏于审时度势,本是一种极伟大的才赋。如果你缺乏这种才赋,就会失掉许多成功的机遇。让那些有见事之明的人为他人指迷释惑;让那些缺乏见事之明的人追求此种智慧。为人指迷释惑须谨慎小心,让人追求指迷释惑的才能亦须审慎,点到即可。若指迷者本身有涉险之虞,则尤须特别小心。当暗示不够用时,最好的办法是显示你的高雅趣味,并显得更开诚布公。如对方已公然说出“不”字,那么你就要以巧智追求那个“是”字。在大多数情况下,你之所以没有获得某些东西,是因为你没有去追求。
隐藏你的意图
激情是精神的大门。最实用的知识存在于掩饰之中。亮出自己牌的人可能会输掉。不要让别人的关注战胜你的谨慎和小心。当你的对手像山猫一样窥视你的思想时,你要像乌贼喷墨一样掩饰它,不要让任何人发现你的意图,不要让别人预见到它,也不要让别人阻碍或夸耀你的意愿。
争取他人的善意
甚至至高无上的造物主在最重要的问题上也这样行事。一个人的好名声是通过博得他人的好感换来的。有的人过分相信自身的能力,以至于他们轻视勤奋的作用。但明智的人很清楚,如果有了别人的帮助,一个人自身的能力便好似如虎添翼,有事半功倍之效。他人的善意使得一切事情都变得容易,并且弥补了一个人所缺乏的一切:勇气、诚实、智慧,甚至还有谨慎。它从来看不到丑陋,如果它不想看到的话。它通常基于性情、种族、家庭、国家或职业的相似。在精神领域,他人的善意可以带给你天赋、支持、信誉和才能。一旦一个人赢得了它——这很难——就能很容易地保住它。你能通过努力争取它,但你也必须知道如何运用它。
习惯朋友、家人和相识的人的缺点
与习惯丑陋的面孔一样,我们要习惯朋友、家人和相识的人的缺点。有可以依赖人的地方,不妨迁就一下。但是,有些很卑劣的人,我们虽无法与之相处却又少不了他们。所以,我们必须巧妙地与他们相处,就像见惯了丑陋的人,见惯了便不会惊骇。起初他们很可怕,渐渐地,就不再像先前那样可怕了。我们要小心防范,尽量容忍他们令人不快的地方。
(温馨提示: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
不要与人相争
当你与你的对手较劲时,你的名誉便会受损。你的竞争对手会立即想尽办法挑出你的毛病,让你声誉扫地。在打仗的时候,人们基本上不会信守公正的原则。处于敌对状态的人很容易发现彼此的不足之处,而当双方以礼相待时这些短处常常被忽略。许多人在与他人结为对手之前一直都有着良好的声誉。
生活要讲求实际
知识只求寻常实用。即使你具有非凡的才智,在众人面前,也要装作不知。人的思维方式各异,就像人的胃口一样。不要作古人的深沉,但要和今人同味。要注意人数的多寡,这是最要紧的。要想出人头地,先得在品味上随大流。即使过去更令人倾心,明智的人也会努力适应现时而调整自己,不论是在思想的包装还是在身体的包装方面。这一法则可放之四海,只有善字除外,因为人需要时时行善。许多东西看似陈旧古板,比如讲真话,守诺言。善良的人看起来属于美好的过去,但却常受人爱戴。这种人虽有,却非常稀少,人们多半不仿效他们。如果一个时代里恶意盛行,善行难觅,那该是何等可悲的时代!明智之人只是尽力自保,纵使不能尽如心愿。希望他们乐意接收命运所赐而不是向命运讨要!
让蜂蜜和蜂刺交相为用
一头死狮子的胡须,就是一只兔子也敢捋。勇气和爱情之类的东西一样,绝非开玩笑的事情。它只要屈服过一遭,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屈服下去。既然同样的困难以后反正都得加以克服,倒不如趁早解决的好。人们的思想与行动相比较,思想总是会勇敢一些。对于刀剑亦应如此处理:谨慎地将之插入刀鞘,伺机取用。这是你的自卫武器。虚弱的精神比虚弱的肢体更具危害性。许多品质杰出的人恰恰缺乏这种活力,他们看起来死气沉沉,完全被一种萎靡不振的气氛所包围。冥冥之中自有绝妙的安排:让蜂蜜和蜂刺交相为用。你身上有胆气亦有骨气:不要让你的精神成了软骨头。
懂得如何忍受愚蠢的人
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俄尔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他认为这是智慧的一半真谛。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在帮助我们战胜自我。耐心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世间的福祉。不懂得如何容忍他人的人,如果还能忍受他自己的话,就应当独处。
藏起受伤的手指,否则它会四处碰壁
切记不要抱怨诉苦。恶意中伤的人总是对准我们的痛处或弱点。一副心灰意冷、神情沮丧的样子,只会引得别人拿你取笑。险恶的用心总想方设法惹你生气,它迂回曲行,发现你的伤痛,并想尽千方百计来刺痛你的伤口。你如果是个明智的人,就应当对不怀好意的暗示置之不理,并且深藏起你个人的烦恼或家族的忧虑,因为即使是命运女神,有时也喜欢往你的痛处下手,并往往直取你早已皮开肉绽之处。那些你所引以为耻的东西或那些激励你、鼓励你的东西,你都要深藏不露,以免前者延续不断,而后者消失殆尽。
不要难以接近
没有人完美到连一些适时的忠告都不需要。不听取别人意见的人是不可救药的蠢货。即使最为特立独行的人,也应留心善意的忠告。即使至高无上的君王,也乐于取人之长。有些人难以接近且积习难改,因此他们常在失足时因无人敢近前扶助而跌倒。即使最僵化顽固之人,也应将友谊之门洞开,使善意的协助由此而入。我们都需要一位挚友,他可以无拘无束地呵责我们,给我们以忠告。我们信任他,敬重他的忠诚与谨慎,因此赋予他这项权力。我们绝不会把尊重与威信滥施于人。然而,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需要一位能推心置腹的知己做镜子,如果我们珍视这面镜子,我们会因此而免遭欺骗。
分辨善言与善行之人
这是一个微妙的区别,就像区别因你自己而看中你和因你的地位而看中你的两种朋友一样。有恶言,即使无恶行,已够恶劣,但是无恶言有恶行则更为不堪。人不能以言语度日,以镜捉鸟是完全的虚幻。只有虚浮之人才满足于空言。言语要有价值,必须以行动来支持。只长叶不结果的树通常是无心无髓,人要分清哪种树结果实,哪种树只能用来遮阴。
不要过分受惠于众人或某一个人
如果你不想沦为一个平庸的依赖他人的人,就不要过分受惠于众人或某一个人。有些人生来便比别人幸运;他们做善事,别人接受它。自由比起使我们失去它的礼物更为珍贵。拥有许多人对你的依赖总比你依赖于某一个人更会使你感到快乐。拥有权力,你便可以行更大的善事。最重要的是,接受恩惠时,先别将其视作美乐之事。大多数的时候,这只是使你受惠的那些人有意使你处于受恩者地位而已。
切莫与人过于亲近
切莫与人过于亲近,或让他人过于亲近你,否则,你将失去正直赋予你的优势,使你声望尽失。群星从不与我们摩擦,所以永葆辉煌。神性需要尊严,亲近滋生轻慢。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物品,往往是我们最不珍惜的,因为接触越多,缺点就会越明显;而缄默则可将缺陷掩饰。切勿与任何人过于亲近。不要亲近上司,否则危险将至;不要亲近下属,因之有失尊严。最不可与乌合之众为伍,他们蛮横而愚蠢。他们看不出你是善意相与,却认为是你应尽之责。过分亲近与粗俗相类。
慎重对待自己的名誉
对人来说,讲话太多将受到惩罚与保持沉默将带来好处的告诫是一样有效的。一旦事关名声,大家的利益就是一致的:为了自己的名声不受影响,就要去注意保护别人的名声。最好不向别人透露秘密:一旦吐露,则要将事情安排妥当,让听取秘密的人谨慎小心。只有休戚相关,才能利害与共,而你的知己,也不至于用你自己的秘密来对付你。
将报答转化为施恩
将报答转化为施恩是精明之策。施人以恩比酬人之功显得高贵,及时的帮忙更会使你善名远播。不待需要帮助的人请求而提前施予人帮助,会使受助者感受到更为沉重的义务。另外,义务可以转化为感激之情。这种转化是很微妙的:最初是你在偿还债务,后来债务却转到了债主的头上。这只适用于有教养的人,对于无赖来说,提前支付的酬金是一种制约,而非鼓励。
有时须不按常理出牌
如果你能做到,就足以证明你才识过人。对从来不反对你的不要评价过高。这表明他并不爱你。这表明他只爱自己。不要被阿谀奉承所蒙蔽:对待它的态度应该是摒弃,而不是报答。受到批评时要当成一种荣誉,尤其是被那些对好人评价不高的人批评时。当你的言行取悦于所有人时,你应该感到痛苦:这是你的那些言行不好的标志,要知道完美只属于极少数人。
勿做无谓的解释
即使有人要求,过于急切地给出解答也是愚蠢的。在被要求之前给出解答是连累你自己,恰如在你健康时却使自己流血以造成疾病。事先就为自己找藉口容易唤醒本来沉睡的怀疑。严谨的人在他人的怀疑面前眼睛都不眨一下,否则是自己找苦头吃。他应该用坚定、有理的仪态与人相处。
何时应该反向推理
何时应该反向推理?当别人怀着恶意与我们说话的时候。这样的人总是把事情颠倒过来,把好的说成坏的,把黑的说成白的。他们把一切都颠倒过来:“是”说成“不是”,“不是”说成“是”。如果他们批评某事,就表明他们心里对此事评价很高。他们由于妒忌此事并非出于己手,就试图贬低它在别人眼中的价值。并非所有的赞扬都是实事求是的。有的人因不想称赞好的就赞扬坏的。如果有人觉得谁都不坏,那他实际上就是觉得谁都不好。
懂得如何施恩
一次一点儿,但要经常。施恩不要一次太多,使人无法回报。给予太多等于不给,而是出售。不要使别人的感激耗尽。感恩而无法报答,他们便不再跟你来往。想失去他们,你只需让他们欠你很多便可以达到目的。若他们不想偿还,便走得远远的,甚至与你为敌。雕像不想见雕塑他的雕刻师,受恩的人宁愿再也不见施恩于他的人。切记施恩的微妙所在:迫切想得到而又不贵的礼物,才真正是接受者喜欢的。
预见侮辱,并将其转为有利条件
对待侮辱,与其报复,不如避开。高超的技巧,是将潜在的敌人转化为密友,使本来会攻击你名誉的人变成了你名誉的保护者。懂得如何让别人对你感恩,把原本会受到的侮辱转化为感激是很有益的。学会把苦转化为乐,你才算真正懂得了如何生活。让怀有恶意的人转变成为你的知己吧。
你是你自己
亲情不能如此,友谊甚至最大程度上的感恩也不能如此,因为把心交给一个人,是很难做到的。即使最亲密的结合也有隔阂的地方。不管你和一个人如何亲密,仍然需要遵守礼貌的原则。我们对朋友隐瞒这样或那样的秘密,儿子甚至不会向他的父亲坦白一切。你对某些人隐瞒的事也许会告诉另外一些人,对方也可能有这种情况存在。所以说,你坦白了一切也同时隐瞒了一切,只是针对不同的人而已。
(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小编为你持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