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1-23 10:31点击次数:103
当利物浦为德国天才维尔茨掏出1.25亿欧元时,曼城只用不到三分之一的价格签下了法国中场谢尔基。四个月后,这两个数字在英超赛场上演了现实版的价值反转。
北京时间11月6日的伊蒂哈德球场,曼城4-1大胜多特蒙德的欧冠比赛中,法国中场谢尔基第79分钟替补登场,补时阶段他轻松突破多特防线劲射破门 。这是他为曼城出战的第8场比赛, 总上场时间仅280分钟,却已贡献3球3助攻 ,平均每45分钟直接参与一粒进球 。
而就在同一周,利物浦的德国中场维尔茨仍在挣扎。英超第7轮利物浦1-2被切尔西绝杀后,名嘴詹俊直言:“维尔茨最大的问题是适应不了英超的强对抗、快节奏,太容易丢失球权。” 这位利物浦史上最贵引援(1.16亿英镑)新赛季至今0球1助攻 ,场均丢失球权超过10次 。
当德布劳内今年夏天离开曼城时,瓜迪奥拉面临中场核心离队的重大挑战。与其他豪门争夺维尔茨不同, 瓜帅果断退出竞价战,将目光锁定在里昂的22岁中场谢尔基身上 。
曼城仅花费3650万欧元(另有报道称4200万欧元)便完成了这笔签约 。相比之下,利物浦为维尔茨支付了高达1.16亿英镑(约1.25亿欧元)的转会费,创下俱乐部和德甲转会纪录 。
谢尔基的技术特点完美符合瓜迪奥拉的传控足球哲学。他在法甲里昂效力期间,四个半赛季出场185次,贡献29球45助攻 。上赛季更是交出了12球20助攻的“大号两双” 。
谢尔基加盟曼城后几乎无需适应期。英超首轮对阵狼队,他便收获处子球 。尽管8月底因大腿肌肉伤病缺席一个多月,但复出后迅速找回状态 。
10月18日对阵埃弗顿的比赛中,谢尔基第85分钟替补登场,依然快速融入比赛节奏 ,展现出随时激活进攻的“战术补丁”作用。在曼城3-1战胜伯恩茅斯的英超第10轮比赛中,谢尔基首发出场完成助攻梅开二度 。
在欧冠对阵多特蒙德的比赛中,谢尔基仅出场11分钟便贡献1球1次成功突破和1次精准长传,赛后获得7.9分的高分 。他的表现让曼城球迷迅速忘记了德布劳内离队的忧虑。
维尔茨在利物浦的起步则异常艰难。2025年9月14日英超第4轮,利物浦客场1-0小胜伯恩利的比赛中, 维尔茨全场几乎“隐身”,高达20次丢失球权 。尽管贡献4次关键传球,但多数质量不高,未能真正威胁对手防线 。
维尔茨无法适应英超的高强度逼抢,也难以在利物浦的战术体系中找到位置。在勒沃库森时期,他习惯在“靠左肋部”活动,拿球区域离防守球员较远 。而在利物浦,斯洛特让他扮演前腰或中前卫,这与他的熟悉位置大相径庭 。
。索博斯洛伊被迫客串右后卫或后腰,麦卡利斯特和赫拉芬贝赫则推出了固定首发位置 。这种阵容的动荡直接影响了球队的整体表现。
瓜迪奥拉在曼城的引邮策略始终如一: 寻找适合体系的球员,而非让体系迁就球星 。这种思路与他在巴萨和拜仁时期一脉相承 。
根据德国转会市场的数据,瓜迪奥拉执教生涯引援花费高达20.6亿欧元,位居足坛主帅历史第一 。但重要的是,他的钱花得“有道理”,以精确补强为主,确保球队战术执行力的提升 。
曼城在“三冠王”赛季的成功,正是源于高效的转会操作。瓜迪奥拉当时决心送走了多名硬仗中靠不住的球员,引进了哈兰德、阿尔瓦雷斯和阿坎吉等精准适配的球员 。
与穆里尼奥偏好“即战力”的引邮策略不同, 瓜帅更注重长期体系适配 。如伯纳多-席尔瓦、马赫雷斯、萨内和格拉利什等球员都是在“二年级”才在曼城站稳脚跟 ,给予球员适应体系的时间。
曼城的战术体系为谢尔基提供了发挥空间。 瓜迪奥拉坚持“控球即防守”的哲学 ,通过高精度传控消解对手进攻机会 。这种体系要求球员严格执行战术纪律,但一旦融入,便能发挥最大效能。
维尔茨在利物浦的困境不仅是个人问题,也反映出球队整体磨合的不足。斯洛特队阵容的磨合和战术安排确实存在问题,一些功勋球员也缺乏足够的团队荣誉感 。但这些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1.25亿欧元引援的惨淡数据。
谢尔基的迅速适应与维尔茨的持续低迷,背后是两家俱乐部引邮策略和教练眼光的差异。曼城在德布劳内离队后迅速找到替代者,而利物浦的高价引援却可能需更长时间证明价值。
足球场上没有绝对的赢家,但 瓜迪奥拉用不到维尔茨三分之一的价钱,找到了德布劳内的潜在接班人 。这一对比不禁让人思考:在动辄上亿的转会市场中,精准的眼光是否比充裕的预算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