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扎哈罗娃点破日本真实面目,战败80年后,“不正常国家”正把亚洲拖入新危机

发布日期:2025-11-22 10:59点击次数:99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的一句警示,最近在亚洲上空回荡。 她尖锐指出,日本是唯一没有完全承认战败的国家。 这不是普通的外交辞令,而是一针见血的判断,戳穿了日本战后80年来在历史问题上的暧昧态度。 当世界各国都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际,日本的表现却格外刺眼,其政治人物对侵略历史的回避和对军事扩张的狂热,让整个亚洲感到不安。

今年8月15日,日本战败80周年纪念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上的致辞,完全回避了日本的侵略历史和加害责任。 更令人愤慨的是,包括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和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在内的多名内阁成员,竟然在这一天公然参拜了供奉有14名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石破茂本人虽未亲自前往,却以“自民党总裁”名义送去了祭祀费。 这种挑衅行为绝非孤立事件,而是日本系统性历史修正主义的一部分。

日本的教科书正在悄然改写历史。 原本明确的“侵略中国”表述被模糊化为“进入中国”,“南京大屠杀”被轻描淡写为“南京事件”。 日本“继承和发展村山谈话会”理事长藤田高景指出,日本教科书中关于侵略历史的内容严重不足,学校教育未能帮助年轻人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 由于授课时长限制,日本学校几乎不教授近代史,导致年轻一代对祖辈犯下的侵略罪行一无所知。 这种从根源上扭曲历史记忆的行为,比公开否认更加危险。

NHK最新民调显示,仅有35%的日本人认同二战是日本对亚洲邻国的侵略战争,近半数人表示“不知道”——这一数据较1994年大幅倒退。 更令人担忧的是,日本政府近年来向小学发放儿童版《防卫白皮书》,向青少年灌输“周边威胁论”。 这种系统性淡化侵略历史、制造外部威胁的宣传策略,与石破茂所谓的“铭记教训”形成尖锐讽刺。

在历史修正主义蔓延的同时,日本正加速军事扩张。 2022年,日本政府通过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三份安保文件,公然提出发展“对敌基地攻击能力”,标志其防卫政策从“专守防务”转向“先发制人”。日本防卫预算连年飙升,2025财年达到8.7万亿日元,同比增长9.4%,并计划在2027年达到GDP的2%,彻底打破战后防卫费不超过1%的惯例。

日本积极研发和部署进攻性武器,包括射程1000公里以上的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从美国采购的“战斧”巡航导弹,并计划在西南诸岛部署远程导弹,直接威胁中国沿海及俄罗斯远东地区。 这些军事动作已远超自卫需求,暴露出日本重新武装的野心。 明治大学教授山田朗警告称,“歪曲历史认知最终会侵蚀本国的政治与社会”。

日本还以所谓“周边威胁”为借口,加强与美国的军事捆绑,拉拢地区国家构建围堵中国的包围圈。 日本政要不断炒作“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公然干涉中国内政;与菲律宾签署《互惠准入协定》,向菲方提供大量海警船,并配合美国在“第一岛链”部署中程导弹。 这些行为表明,日本正试图摆脱战后国际秩序束缚,重新走上军事扩张道路。

美国对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和军事扩张采取纵容态度。 华盛顿将日本视为其印太战略的重要棋子,通过联合军演和军事合作,利用日本牵制中国。 这种战略短视行为,只会进一步助长日本右翼势力的气焰,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曾指出,俄中关系是国际事务中的重要稳定因素,双方为建立更加公正的世界秩序作出重大贡献。 她还强调,俄中共同致力于保护二战历史,反对篡改历史叙事。 这一立场与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顽固态度,与其对华消极政策相互关联。 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大肆渲染“中国威胁”,并以此为由大幅增加防卫预算,发展进攻性武器。 在台湾问题上,日方频频越界,向“台独”势力释放错误信号,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精神。 这些行为的背后,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蔑视,其根源正是对《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所规定的“日本必须归还窃取自中国的台湾”的刻意无视。

面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执迷不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曾明确表示:“只有正视历史,才能获得尊重;只有以史为鉴,才能开辟未来;前事不忘,才能防止再误入歧途。 ”这不仅是中方的要求,更是日本实现自我救赎的唯一路径。

日本历史认知不仅关乎日本的国家前途,也深刻影响着东亚的未来。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近年来历史修正主义、排外思想持续扩散,军事化进程不断加速,将招致亚洲邻国长期对日本保持警惕。 如果日本继续淡化侵略历史、加速扩军备战,甚至妄图插手台海问题,必将重蹈覆辙,给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和平带来新的威胁。

扎哈罗娃的言论之所以引发共鸣,不仅在于她揭露了日本的问题,更在于提醒所有亚洲人民,不要被表面的和平所迷惑。 日本在历史、教育、外交和军事领域的全面右转,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 真正的准备,不是口头上的愤慨,而是保持清醒的历史认知,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军国主义复活,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和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