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1-21 23:16点击次数:74
战场上被围了1万多号人,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慌。可你猜泽连斯基怎么说?他跟欧洲那边拍着胸脯说,咱们还能再干两三年!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占尽优势的普京不趁胜追击,反倒说要停火几个小时。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说起来这事儿还得从最近前线的变化讲起。十月底,顿涅茨克那块地方突然就变天了。俄军这次动真格的,在库皮扬斯克和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克两个地方同时发力,把乌军给围了个严严实实。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亲自跟普京汇报,说被困的乌克兰士兵有一万多人。这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这些都是真刀真枪在前线拼命的兵,损失一个都肉疼,更别说一万多了。
更要命的是,俄军这次学精了,专门盯着乌克兰的运输线打。你想啊,打仗打的是什么?打的就是后勤!没吃的没喝的没子弹,再猛的士兵也得歇菜。现在这两个地方的乌军就是这么个状况,想突围?难!想等援军?更难!用老百姓的话说,这就是瓮中捉鳖,插翅难飞。
按理说遇到这种情况,当领导的应该想办法救人对吧?可泽连斯基这人就是不按常理出牌。他跑去跟欧洲各国开会,张口就是要钱。说什么“你们得继续支持我们,咱们还要打两三年呢”。这话说出来,估计欧洲那些国家领导人心里也在打鼓——这仗到底啥时候是个头啊?
不过泽连斯基也不是光要钱,他对武器的胃口更大。美国的战斧导弹他想要,欧洲那边能打到莫斯科的远程导弹他也惦记着。你说这是想干啥?摆明了就是要把事儿闹大,想着用这些玩意儿威胁俄罗斯,逼着人家坐下来谈判。
这时候普京的反应就很有意思了。你以为他会下令俄军加把劲,赶紧把这一万多人收拾了?错!人家反而说要停火。10月29号那天,普京去莫斯科的一家军医院视察,跟前线指挥官通完话之后,当着记者的面说了,俄军可以停火3到6个小时。停火干啥?让各国记者,包括乌克兰自己的记者,进到包围圈里去看看那些被困士兵的惨状。
你品品这招有多狠。普京还特意提到了亚速钢铁厂的事儿。那是2022年的时候,在马里乌波尔那个地方,乌军在亚速钢铁厂里死扛了82天。没吃的没喝的,连外面的消息都收不到,最后还是得投降。泽连斯基当年说那是“艰难的决定”,还说什么“乌克兰需要这些英雄活着”。说白了,就是打不了了,只能认输。
你再看看现在这情况,比当年亚速钢铁厂还糟糕。为啥?因为季节不对啊!亚速钢铁厂那会儿是春夏天,天气暖和,好歹能熬一熬。现在呢?都快到冬天了,东欧那边的冬天有多冷,想想都打哆嗦。没有补给,缺吃少穿的,这些士兵怎么熬?
普京这一手玩的就是心理战。你想啊,要是真让外国记者进去拍了照片,写了报道,全世界都看到那一万多乌军士兵冻得瑟瑟发抖,饿得皮包骨头的样子,这对乌克兰军心的打击得有多大?那些还在其他地方坚守的士兵,看到自己同伴的下场,还有多少人愿意死战到底?
这就是为什么说普京这招叫“杀人诛心”。他不急着把这些人全歼了,反而要慢慢折磨,让全世界都看着。这比直接打胜仗还管用,因为打击的是人心,瓦解的是斗志。兵法上讲“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说的就是这个理儿。
话说回来,泽连斯基嘴上说要再打两三年,心里其实慌得很。他自己都说了,“担心战争对人口和经济造成损失”。这话听着就矛盾,一边说要继续打,一边又担心打不起。说穿了,他就是在赌,赌西方能一直支持他,赌俄罗斯先撑不住。
可惜啊,这盘棋的走向不是他能控制的。原本大家都等着俄罗斯和美国新总统见面谈谈,看能不能停火。结果这会面给推迟了。推迟之后俄罗斯的态度马上就变了,外长拉夫罗夫直接拒绝了停火提议,说得明明白白——你们欧洲提停火,不就是想趁机给乌克兰补充武器吗?这点小心思,人家看得门儿清。
现在俄罗斯的策略已经很明确了。既然泽连斯基不愿意把乌东四个州让出来,那俄罗斯就在战场上直接拿。一点一点往前推,把乌军赶到第聂伯河那边去,到时候乌克兰想不接受停火条件都不行。这就是赤裸裸的实力说话,你不服?那就打到你服为止。
咱们老百姓看这事儿,心情真是复杂。一方面,战争打到现在,伤亡的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那一万多被困的士兵,哪个不是爹妈养大的?哪个家里不是有老婆孩子盼着他们回家?可另一方面,国家之间的博弈,往往身不由己。泽连斯基有泽连斯基的考量,普京有普京的盘算,真正受苦的还是那些在战场上流血流汗的士兵。
再说了,这仗打到现在,谁都没占到多大便宜。乌克兰固然损失惨重,俄罗斯又何尝不是付出了巨大代价?可双方都骑虎难下,谁都不敢先认输。你说这是为了什么?为了领土?为了尊严?还是为了政客们的面子?
这次被围的一万多乌军,命运到底会怎么样?是会像亚速钢铁厂的守军那样投降,还是会有其他结局?普京的停火提议,泽连斯基会不会接受?这些问题,现在谁都没法给出准确答案。能确定的是,战争每多持续一天,就有更多家庭破碎,就有更多人流离失所。
泽连斯基说还要打两三年,可乌克兰真的扛得住吗?西方的支持能持续多久?欧洲各国自己的经济都不景气,老百姓对持续援助乌克兰的意见越来越大。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武器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打仗打的是国力,拼的是耐力,这场消耗战还能打多久?
至于普京,他现在占着优势,自然不着急。慢慢打,稳扎稳打,用实力逼着对方就范。这种打法虽然慢,可最稳妥。就像下棋,不求一招致命,但求步步为营,最后把对手逼到墙角。
说到底,这场战争已经不是简单的军事对抗了,而是综合国力的较量,是意志力的比拼,更是各方利益的博弈。每一个决策,每一场战役,背后都牵扯着无数复杂的因素。那些被困在包围圈里的士兵,那些还在前线拼命的战士,他们才是这场战争最大的受害者。
你怎么看这事儿?你觉得这场战争最后会怎么收场?那一万多被困士兵的命运,会不会成为改变战局的转折点?欢迎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