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1-20 22:45点击次数:97
到了2025年10月,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司令阿里雷扎·坦格西里在布什尔港发言时就直言不讳:“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的安稳,完全在伊朗军队的掌握之中。”
这话不仅是向国内民众的一种保证,也是在向美国传递一个信息——我们在这片地区,自己有主导权,能自主守卫。
他特别指出,周边国家完全有本事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保持局势稳定,也抨击了一些外国势力,靠制造所谓的威胁为自己的军队驻扎和武器销售打掩护。
伊朗之所以有底气,主要在于它的军事技术不断快速升级和发展。
到2025年1月,革命卫队在“大先知”操演中展现了配备人工智能的高精度制导导弹,这些导弹搭载在国产“莫哈杰尔-6”无人机以及升级版的“卡伊姆”导弹平台上,大大增强了打击的准确性和射程。
同时,伊朗靠着合作行动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
到2025年3月,伊朗在波斯湾到里海这片广阔的水域,和黎巴嫩、伊拉克、也门一起举行了联合作战的海上阅兵,动用了超过3000艘舰艇,表面上说是为了声援巴勒斯坦,实际上是在测试多区域协同作战的实力。
霍尔木兹海峡,全球能源的咽喉
这片狭长的水域重要性不用多说,全球大约21%的石油贸易都靠它运输,日平均通过量占到全球能源需求的五分之一。一旦被封堵,国际油价可能猛涨到每桶130美元,引发一场全球性的能源危机。
伊朗非常清楚这片区域的重要性,近年来不断增强反介入的能力,比如部署了“波斯湾”反舰弹道导弹,还有速度达到4马赫的“霍尔木兹-2”反辐射导弹,还用无人系统全天候监控航道。
不过,这个区域合作还能说是不太稳当,隐藏着一些担忧的因素。
虽然坦格西里说“波斯湾国家愿意跟伊朗搞联合军演”,但像沙特、阿联酋这些一直跟美国站在一块的老朋友,虽然和伊朗关系变得不那么紧张了,却还没有真正回应这事。
这说明,地缘信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大家的共识停留在利益交汇处,可要想跨越意识形态的鸿沟,那还得费点劲。
美军调整部署与伊朗的“反控制”博弈
针对伊朗那摆出来的凌厉态势,老美也在弄点新策略呗。
到2025年6月,美军把一直在霍尔木兹海峡巡逻的海岸警卫队西南亚部队撤走了,打算把濒海战斗舰调到波斯湾去部署。
这些舰艇装配了最新的扫雷设备和无人侦察系统,更适合在狭窄水域快速反应和收集情报,目的是强化对航道“灰色地带”的掌控。
伊朗采取“全场盯防”来应对,革命卫队副司令阿里·法达维表示“美军舰艇完全受到伊朗监控”,还通过频繁的演习展示出非对称的打击能力。
像2025年9月那会儿,伊朗军方在阿曼湾搞了一场模拟击沉靶船的演练,专门演练对大型军舰进行饱和导弹攻击的招数。
能源命脉与全球博弈的代价
这场比拼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2025年6月,美国空袭伊朗核设施之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警示说,要是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可能会引发一场“灾难性的经济冲击”。
这场斗争的关键还是掌握能源的主导权,伊朗一方面强调“沿岸国自主安全”的说法,另一方面也在加快和印度等国家洽谈能源合作,想把对美能源出口的依赖从76%降低到60%。
美国则运用制裁措施和航道掌控,来保持自己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力。
其实,波斯湾的安全局面,实际上就是“主权与霸权”之间的拉扯与较量。
伊朗提出的“区域自治”想法,虽然在道理上站得住脚,但得用开放合作来换取,而不能搞对立。要是美国总用“护航”这个名头,实际上是在控制油市,恐怕会让周边国家更加倾向于靠近中俄,形势就变得更微妙了。
一旦航道的安全变成大国角逐的棋子,真正付出代价的,还是每天通过这块水域的三千万桶原油背后那些普通的消费者。
他们为地缘关系上的裂痕默默承受着一种看不见的“风险加价”。
上一篇:风林婚介口碑怎么样?
下一篇:动态悬臂式钢板桩抗冲击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