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阅兵现神秘杀器!长剑-1000碾压式突破,东风100何去何从

发布日期:2025-10-07 10:58点击次数:135

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上空战机呼啸,地面铁流滚滚,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的场面震撼了全网。

这场盛典里,最抓眼球的还得是战略打击群那几款“大杀器”。

特别是长剑-1000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第一次公开亮相,立马掀起了军迷圈的狂欢。

大家都在讨论,这玩意儿太先进了,是不是意味着老牌的东风-100得退休了?

长剑-1000到底厉害在哪?

官方披露,这是中国首型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全程在大气层内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能灵活变轨、强力突防,指哪打哪,精准打击陆地、海上甚至空中体系节点目标。

军事评论员宋忠平分析说,传统弹道导弹飞得快、打得远,但制导精度不如巡航导弹;而一般巡航导弹速度偏慢。

长剑-1000直接把速度拉到“高超”级别,相当于结合了两类导弹的优点,堪称“点穴利器”。

再加上它全程低空飞行,受地球曲率影响,敌方雷达极难捕捉,突防能力碾压现有防空系统。

这玩意儿一出,谁还敢轻易挑衅?

再看它的家族背景。

长剑系列从亚声速的长剑-10,到超声速的长剑-100,再到高超声速的长剑-1000,清晰勾勒出中国巡航导弹迭代升级的路线。

这种命名跳跃,直接从100跳到1000,也暗示技术跨越幅度极大,很可能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之类的前沿技术。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实打实的技术突破。

那么问题来了:长剑-1000这么强,会不会取代东风-100?

从定位看,两者虽都属远程精确打击武器,但技术路径和任务场景可能不同。

东风-100,也称长剑-100,是一款超声速巡航导弹,2019年阅兵首次亮相,射程估计超过1000公里,主打高速突防和精准打击。

而长剑-1000进一步实现高超声速化,速度更快、突防更强,打击范围和目标类型也更广。

但“取代”一说未必准确。

现代战争讲究体系配合,武器装备往往追求互补而非简单替换。

东风-100可能更侧重中远程打击,执行战术或战役级任务;而长剑-1000凭借其高超速度与变态突防能力,更可能承担战略威慑任务,针对高价值、强防护目标。

何况,东风-100技术成熟,成本可能更低,仍适合大量部署和常规打击场景。

阅兵展示的另一细节也值得玩味:长剑-1000被编入巡航导弹方队,而非弹道导弹方阵。

这暗示它虽性能逆天,但使用方式更接近传统巡航导弹,可能具备更灵活的发射平台,如舰载、机载,和更低的使用门槛。

这说明解放军正在构建多层次、多模式的高超音速打击体系,而非单一武器包打天下。

这次阅兵一次性亮相至少四款高超音速武器,覆盖助推滑翔、吸气式巡航等多种技术路线,表明中国在高超音速领域已形成体系化优势,走在全球前列。

这种“饱和式研发”思路,追求的是技术冗余和战术灵活性,绝非一款武器淘汰另一款那么简单。

东风-100和长剑-1000的关系,更像是互补共赢。

一个技术成熟、可靠实用,一个代表前沿、威慑力十足;两者共同编织起中国远程精确打击的网络,让解放军有能力应对不同级别、不同场景的威胁。

未来,东风-100或许会逐步减少部署,但短期内完全退役的可能性不大。

更可能的是,两者协同作战,形成高低搭配、远近结合的火力网。

长剑-1000的亮相,不仅展示中国在高超音速技术上的突破,更透露出解放军战略思维的转变:从单一平台对抗转向体系化作战,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慑战。

它的出现,绝非简单替代老型号,而是为中国战略威慑体系增加了一个关键砝码——速度更快、突防更强、打得更准,让任何对手都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说,东风-100退不退役,不该是军迷关注的焦点。

真正值得琢磨的是,中国巡航导弹技术为何能快速进步,以及这些“大国重器”背后,中国军工如何一步步实现从仿制到自主研发、从追赶世界到局部领先的跨越。

正如网友感叹:“国家强大,装备才敢这么硬核!”这可不是吹牛,而是实打实的实力展现。

本文就只是用来分享一些积极向上的能量啦,可没有要去侵犯别人合法权益的想法哟。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呢,就赶紧联系我们哈,我们会很积极地配合去把问题给解决掉哒。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