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28 10:58点击次数:197
一则“富滇银行股权将上京东拍卖”的消息把财经圈搅了个水花——第五大股东福建信通贸易的2亿股将于9月15日登场,评估价7.34亿元,起拍价按七折算为5.138亿元,折合每股约2,569元。市场立刻问两个最现实的问题:会有人出手吗?如果成交,会不会改变富滇银行的治理和资本面?
先把背景说清楚。富滇银行是云南省唯一的省属城商行,2025年一季度末总资产为4,186.82亿元,同期营业收入14.39亿元,同比下降25.9%,净利润3.01亿元,同比微增0.73%。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投资收益暴升到12.45亿元,成了业绩亮点,但信用减值也猛增,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35.0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97%,拨备覆盖率达202.33%。股东结构上,截止2024年末共有7,701名股东,法人股310名,个人股7,390名;信通贸易持股3亿股约占4.49%,此次拍卖2亿股约占其持股的2/3,若成交它会剩下1亿股,甚至有可能跌出前十大股东行列。
这次拍卖受关注并非偶然。信通贸易已被列为被执行人,被执行金额约21.08亿元,名下多笔股权被冻结,并牵涉多起股权转让纠纷。富滇银行近年来又有管理层和中层人员因违纪违法被查,治理层面有污点。别忘了,银行其他大股东中也有被执行或限制高消费的国有法人,比如第三大股东昆明发展投资集团被执行金额约2.14亿元,持股5.67亿股。正如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所说,这笔股权一旦易主,可能让股权更零散、原股东凝聚力被削弱;而拍卖所得是用来偿还信通贸易债务,并非直接补入银行资本。
那起拍价5.138亿元够诱人吗?不能一言以蔽之。看好的一面在于有折让、单价不高、体量相对小,2亿股给想“试水”的买家一个门槛较低的机会。若买家是政策性机构或地方国资,出手的动力显而易见:稳金融、保地方经济。不过民营资本或外资会更谨慎——股权被司法冻结、信通贸易本身纠纷多,加上银行存在治理与资产质量隐忧,尽职调查的成本和后续整合的难度都不小。
1、谁最可能出手
- 地方或国资背景的“绿色接盘者”:为了维护地方金融稳定,出手概率高。
- 金融类机构和基金:希望以折价拿到权益,未来通过增资或重组来赚差价,但需要足够耐心和资源。
- 战略性同行或大企业:若想进军云南市场或扩大地方合作,有机会介入。散户或海外投机直接参与的概率偏低,法律合规门槛太高。
2、接下来的关键
- 监管与地方国资需尽快厘清股东权属和治理安排,避免出现控制权争议,别把事情越拖越复杂。
- 富滇银行要尽快补齐资本缺口、优化资产负债和降低对地方国企贷款的集中度,把“硬伤”补上。
- 引入新股东时优先考虑长期、合规、稳定的机构,别让短期投机者搅局。
若成交,短期内股权更分散,但只要新买家靠谱并配合监管,长期看有利于治理重整;若流拍,市场在实质上给出更高风险溢价,也会把信通贸易的还债压力推高,但对银行资本本身影响有限。可以预见的是,富滇银行在未来一段时间会成为地方金融治理和股权处置的焦点:谁来接力?如何补血?监管会怎么引导?
有读者在评论区打趣说,“折价卖股听着像清仓甩货,但银行可不是淘宝闲置品。”也有人忧心,“拍了谁接盘,老百姓的存款安全吗?”这些问题值得监管和市场一并回答。你怎么看,想谁来接这个“烫手山芋”?欢迎在评论里说出你的判断。
#图文作者引入成长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