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20 15:08点击次数:60
近些年来,我们的城市生活发生了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那就是外卖、快递和网约车几乎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
穿着各色工作服的骑手们如同城市的血脉,不知疲倦地维系着商业的运转和居民的便利;而只要我们打开手机,几分钟内就会有一辆网约车应召而来。
这些新兴行业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吸纳了数以百万计的劳动力,其中不乏大量年轻人的身影。
这就带来了一个让很多人感到困惑,也引发了广泛讨论的问题:为什么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掌握一门长久的技术才是安身立命之本,而现在却有这么多人,宁愿选择风里来雨里去的送外卖、跑网约车,也不愿意静下心来去学一门手艺或者技术呢?
这背后其实并非简单的“短视”或者“懒惰”,而是一系列现实因素交织下,普通人做出的最理性、也最无奈的选择。
最直接、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生存的压力。
对于一个急需用钱来支付房租、偿还贷款、养家糊口的人来说,“远水解不了近渴”是一个再朴素不过的道理。
学习一门技术,无论是什么样的技术,都意味着需要投入一段没有稳定收入,甚至需要持续花钱的时间。
比如,你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厨师,前期至少要花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时间从学徒做起,拿着微薄的薪水,干着最累的活儿。
你想学一门编程技术,动辄上万元的培训费就是一道不低的门槛,学成之后也未必能立刻找到高薪工作,还需要项目经验的积累。
在这漫长的学习和成长期里,生活开销谁来承担?
家庭的责任谁来履行?
现实的账单不会因为你在“投资未来”而给你宽限期。
相比之下,外卖、网约车这类工作的优势就显得尤为突出:门槛极低,几乎是“零成本”启动。
只要你身体健康,有一部智能手机,会使用交通工具,通过平台的简单注册和培训,最快当天就能上岗挣钱。
这种“即时反馈”的收入模式,对于那些生活等不起、压力扛在肩上的人来说,是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选择。
它首先解决的是“活下去”的问题,只有脚跟站稳了,才有资格去谈论未来的诗和远方。
其次,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非常现实的经济账。
很多人在心里都默默算过一笔账,得出的结论可能和我们的传统印象大相径庭。
在过去,技术工人是高薪和稳定的代名词,但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根据不少平台的公开数据,在一二线城市,一个勤奋的外卖骑手或者网约车司机,月收入达到七八千甚至上万,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那么我们反观一些所谓的“技术岗位”,一个刚从技校毕业的汽修工,一个在小餐馆工作的面点师,或者一个工厂里的初级技术员,他们的起薪能有多少?
很多时候,这些需要前期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去学习的技术,在初期的回报率上,反而不如体力劳动来得直接和丰厚。
更何况,技术的价值并非一成不变。
尤其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技术的迭代速度非常快。
你今天花大价钱学会的某个软件操作、某项编程语言,可能三五年后就被市场淘汰了,这就意味着你必须终身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否则就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这种持续性的精神压力和不确定性,与送外卖那种“只要我肯跑,就有单子接”的确定性相比,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再者,这类灵活就业模式提供了一种在传统职场中难以获得的“公平感”和“自由度”。
在传统的公司或工厂里,一个人的收入和晋升,除了自身能力,还受到人际关系、公司政治、领导偏好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
很多人勤勤恳恳工作,却可能因为不善言辞、不会处理人际关系而感到压抑和不公。
而外卖和网约车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建立了一套简单透明的规则:多劳多得。
你的收入直接与你的工作量挂钩,你跑的单越多,服务的评价越好,赚的钱就越多。
这种直接的、量化的回报机制,屏蔽了复杂的职场关系,让劳动者只需要对自己负责,用汗水换取报酬。
对于很多厌倦了办公室政治,或者不善于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人来说,这种“简单”反而是一种解脱。
同时,相对自由的时间安排也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
虽然骑手和司机们同样被平台的算法和规则所约束,但相比于朝九晚五的固定工时,他们毕竟拥有了更多自主权。
家里有急事可以临时请假,今天状态好多跑几个小时,明天觉得累了可以提前收工。
这种对个人时间的掌控感,对于需要兼顾家庭、照顾老人孩子的劳动者,或是追求更自由生活方式的年轻人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最后,从一个更宏观的社会视角来看,这些新就业形态的蓬勃发展,实际上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扮演着一个巨大的“就业蓄水池”的角色。
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一些传统制造业岗位减少,同时每年又有大量的毕业生和新增劳动力进入市场,巨大的就业压力需要寻找新的出口。
以平台经济为核心的灵活就业,正好承接了这部分人群,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缓冲带和谋生渠道,极大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民生的底线。
这恰恰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能够不断创造出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岗位。
因此,将“送外卖”与“学技术”对立起来,认为前者是“不思进取”,本身就是一种偏颇的看法。
对无数普通劳动者而言,这并非一道关于理想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关于现实的排序题。
他们首先选择了用最踏实的方式解决眼前的生计,这本身就是一种值得尊重的生存智慧。
他们中的许多人,或许正在利用这份工作积攒资本,为未来的学习深造或者创业做准备,他们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城市,也丈量着通往未来的每一步。
上一篇:孕妇能吃蘑菇吗?安全指南
下一篇:那些不敢说出失业真相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