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29 21:14点击次数:190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回顾:形势逆转,伊朗先出手,日韩紧随其后,拜登最不愿看的事发生了
近几个月来,国际金融市场经历了一场剧烈的变动。在伊朗率先采取行动后,俄罗斯亦步其后尘,展开相应措施,使得本在筹备降息和宽松政策的美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此外,向来以“顺从”著称的日韩市场,竟意外地迅速跟进,对美元实施了一波政策性抄底,这一举动出乎拜登的意料。
为何形势突然逆转?为何日韩两国也开始不遵从?拜登任期尾声是否还会掀起一波美元崩盘的风波?
伊朗与俄罗斯“共同开火”
全球久受美元霸权之苦,然而面对这一货币体系,各路力量均感束手无策。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曾自信地断言:“在可预见的短期内,没有任何货币能够取美元而代之!”
她敢于如此陈述,乃是因为美元已然根植于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经济架构之中。毕竟,众多国家的外汇储备仍旧依赖美元,而多数西方国家更是美国阵营中的成员。
伊朗率先行动。
7月中旬,伊朗与俄罗斯共同发布了一则重磅新闻:两国已成功对接各自的支付系统“mir”与“shetab”,并计划全面摒弃美元货币。
自新货币协议的达成,伊朗得以直接在俄罗斯境内提取卢布现金,而俄罗斯亦能直接兑换伊朗的外币。此举使得双方摆脱了对美元的依赖,从而实现了本币的直接流通。
这情形宛如全球范围内首次出现,两个国家在外汇交易中不仅摒弃了以美元作为中介,更是将美元视为异类,拒绝承认其作为兑换货币的法定地位。
即便不讨论伊朗与美国全面摒弃美元的可能性究竟如何,仅就国家间实现这一模式而言,就已极为不易。若未来此类模式得以普及,那无疑是对美元基础的严重侵蚀。
总的来说:单一国家在局部区域不采用美元尚无大碍,然而当多个国家集体摒弃美元,这才构成对美国的重大影响。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坚定宣布:无论伊朗政权未来如何更迭,全面摒弃美元政策都将不受任何影响。
伊朗之所以毅然决然地摒弃美元,这与他们所经历的困境密切相关。长期以来,伊朗一直身处美国制裁的阴影之下,甚至建筑材料也受到了西方国家的管制与禁运。
美国在伊朗黑市上对货币兑换进行操控,将美元与里亚尔的兑换比例推至高达42000:1的荒谬水平,而在过去一年中,对伊朗的制裁力度更是有所加剧。
因此,为了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伊朗不得不与美元断绝联系,而该国亦已寻觅到了一位“志趣相投”的盟友——俄罗斯。
俄罗斯此前与美国保持着紧密的货币往来,但直至俄乌冲突爆发,其国内超过70%的外汇交易已转而采用欧美货币进行结算。
然而,此次欧美对俄罗斯展现了前所未有的严厉态度,不仅对其实施了严密的封锁与制裁,更是将俄罗斯持有的全部外汇予以没收。今年6月,G7集团更是决定动用俄罗斯的外汇储备,以资助乌克兰的经济援助。
随着莫斯科货币交易所的关闭,俄罗斯正式踏上了去美元化的征程。
此外,在实施新的不使用美元的兑换和俄币政策之前,伊朗已经顺利完成了新一轮的石油和黄金储备规划。
鉴于能源贸易构成伊朗经济的关键支柱,在推进去美元化的过程中,伊朗对能源出口战略进行了相应调整。
我们正逐步摆脱对美元计价及结算的单一依赖,转而与贸易伙伴商议,探索采用其他货币或商品作为交易媒介。
此举不仅提升了能源交易的机动性,还显著减轻了美元波动对伊朗能源收益的冲击。
日本也转向了,除俄伊外。
日本背刺行动突袭。
日本与美国在金融领域的联系尤为紧密,自上世纪的“广场协议”引发日元升值以来,日本民众屡受美国主导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自我国作出减持美债的决策以来,日本便跃居为全球最大的美债持有国,其持有的美债规模已超11000亿美元。
近期,美国媒体观察到日本实施了对美国的三项重要金融策略,这一现象引发了公众的广泛猜测:日本究竟有何图谋?
抛售美债为第一条政策。
本月,日本于4月份对持有美国国债的规模进行了削减,涉及金额高达375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却逆势增持了美国国债。据共同社报道,这被视为一种“常规调整”,而具体原因并未予以披露。
5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再次减持了价值22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却未对此举提供任何解释。截至目前,今年6月和7月的相关数据尚未对外公布。有金融机构预测,日本可能会延续减持美债的趋势。
政策二:大量消耗美元外汇。
进入8月之际,日本发布了7月份的相关数据,揭示在短短一个月内,为维护日元汇率稳定,日本实施了总额高达5.5万亿日元(约合366亿美元)的外汇干预措施。追溯至5月,日本同样采取了大规模的干预行动,当时的花费已达到474亿美元。
据日媒报道,政府释放美元外汇的目的在于兑换成日元,而要将日元汇率稳定在145:1的水平,此举亦耗费了大量美元外汇作为支撑,此乃政府常用的策略之一。
第三项政策则显示,日本亦在释放信号,筹备实施加息措施。
7月31日,日本央行宣布调升基准利率15个基点,达到0.25%,标志着今年以来该国第二次实施加息措施。
此外,日本央行已明确宣布,自下月起将分阶段减少其购债总量,每季度削减4000亿日元。预计到2026年第一季度,其每月购债额度将从现行的6万亿日元缩减至3万亿日元。
据预测,日本央行计划于2025年1月将政策利率提升25个基点。尤为关键的是,他们拟将“分阶段缩减日本国债购买规模”确立为既定政策的核心内容。
美债无人兜底了。
布林肯在中国遭遇美债销售困境,与此同时,日本也在计划持续减少持有美国债务。面对美国持续借款的需求,究竟由谁来承担这一负担呢?
金融界人士指出,岸田文雄领导下的政府所实施的三项政策,并非仅仅是“常规的金融调整”,实则旨在力挽狂澜,振兴日本经济。
今年,日本经济持续显现疲软态势,进出口贸易的紧张关系有所减弱,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亦呈现低迷走势,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日元持续贬值。
即便是在政府实施的强劲救市措施支持下,日元仍屡次跌破160的关键关口(兑美元),这一现象令众多日本企业深感忧虑。
最终,出售美国国债仅成为一项短期措施。为平息国内金融市场的波动,日本的政策显现出显著成效。至8月初,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已降至150比1以下。
此处日本得以缓解燃眉之急,而美国则遭遇了不幸的困境。
作为全球最大的两大“债权国”,日本与我国携手发力,加之美元降息的传闻四起,以及国内经济复苏乏力的现状,美国货币由此陷入剧烈贬值的风暴之中。
在这轮外部压力的冲击下,美元能否坚守既定的降息路径,尚存疑问。或许,其已无力推出这一政策。
日本已率先采取行动,而美国的另一位“盟友”韩国,尽管并未掀起太大的波澜,却也并未懈怠。
韩政府实施“有限报复”。
论及亚洲各国受美元剥削之深,韩国无疑位居前列。
与日本的做法迥异,韩国政府在面对美元时,鲜少采取反击措施。自2023年起,韩政府累计投入超过4万亿韩元,然而,这些举措对于缓解通胀压力和实现物价稳定似乎成效甚微。
尹锡悦政府长期秉持“鸽派”立场,对美元的挑战更是避之不及,以致韩国货币汇率持续走低,贬值态势不断加剧。
众多企业正对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其调整政策,否则将转而向议院发起对尹锡悦的弹劾攻势。
鉴于韩国与美国在政策立场上一致,且均为驻军国家的支持者,然而,与日本持有超过万亿美债的规模相比,韩国在这一点上并非美国的“恩惠”来源。
特别是在半岛局势持续动荡之际,韩国对美国的倚赖程度进一步加剧,这使得尹锡悦政府愈发显得缄默无声。
他们之所以不与美国正面抗衡,其背后原因或许在于对激怒美国的顾虑。
例如,在本月5日的预估调查中,韩国政府揭露了共有九家国际投资银行在韩国证券市场进行了总价值达2112亿韩元的交易,其中绝大多数涉及美国企业。
美国公然扶持风险投资机构“攫取”韩国的财富,而尹锡悦政府对此却采取了一种放任的态度,仅是象征性地宣称将强化调查措施,以防止类似违法犯罪的再次发生。
在整个五月,尽管韩国经济面临重重挑战,其支出亦仅达到59.9亿美元。在这场由美国引发的汇率战中,韩国无疑扮演了先锋的角色。
韩国进行了有限的反击。
自7月1日起,韩国政府宣布对韩元兑美元在外汇市场的交易时段进行了显著扩展,此举标志着自1998年以来的韩国外汇市场所经历的最重大变革。
该政策的核心在于延长货币兑换的周期,使得国内外投资者得以在所需的时间内,通过多元化的途径兑换韩元并实施投资,从而不再对美元产生过度依赖。
美元在韩国的流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这尚属较小规模的削弱。然而,韩国敢于采取行动本身已属不易,此前他们根本未曾敢于采取任何此类举措。
拜登担心之事成真
随着美国酝酿发布新一轮降息措施的舆论发酵,全球多国纷纷磨拳擦掌,意图对美元发起一轮“反击”。这其中甚至包括美国的盟友国家,这无疑成了拜登总统最忧心的问题之一。
在上周举行的政策会议上,美联储放弃了降息的可能性,选择了“观望”的策略。这一决定,无疑透露出他们内心的忧虑与谨慎。
美国民众忧虑之一,便在于他们担忧若美国再次实施降息,中国或趁机大规模抛售美债,进而引发金融市场的恐慌情绪。
中国目前持有超过7000亿美元的外国债务,在过去11年间,已成功减持超过5500亿美元。
我国目前每月抛售的美国国债规模介于数十亿至数百亿美元之间。美国方面对此深感忧虑,担心我国可能利用其经济不振之机,突然大量抛售价值上千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此举必导致市场动荡的新一轮波及,促使众多国家竞相效仿,纷纷减持债务。
第二个原因在于,美国忧虑伊朗与俄罗斯所形成的合作模式可能被扩散至更多国家。尽管“本币结算”看似无害,但在结算流程中,美元货币的使用却难以避免。
然而,若两国选择摒弃美元,此举对美国货币流通性将产生显著影响。
当前,全球范围内反美国家的数量不容小觑。众多国家在非迫于无奈、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并不会采取如此“激进”的立场,中国亦然。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已成为一股新兴的潮流。
第三个考量在于拜登政府对于大选期间可能出现的动荡局势及其引发的“偶然事件”深感忧虑。目前,众多美国人正密切关注这场激烈角逐的选举,期待目睹究竟民主党和共和党谁能登上权力宝座。
若共和党执政,美国国内的金融企业将面临一场深刻的重组,在此过程中,类似硅谷银行破产的悲剧恐难以避免。
若政府处理不当,触发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并非没有可能,这对于背负巨额债务的美国而言,无疑是一场极度危险的挑战。
谈及此,美债亦不容忽视,美国的经济政策与财政状况对美元构成了不小的压力。
持续的财政赤字与累积的巨额公共债务,引发了市场对美国偿债能力的普遍忧虑。
尽管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在短期内为经济注入了活力,然而,它同时也埋下了通货膨胀的隐患,这一隐患可能引发美元的贬值,从而削弱美元的吸引力和公众对其的信任。
美元的稳定亦受到国际政治动荡局势的严重威胁。贸易摩擦与地缘政治的冲突,均有可能引发剧烈波动,使美元面临“崩盘”的风险。
截至目前,拜登总统在竞选前的首要两大目标已基本未能实现。
在斡旋俄乌冲突的过程中,美国始终坚持将俄罗斯“撤军”作为唯一的前提条件。然而,俄方对此置若罔闻,导致双方谈判陷入了僵局,根本无法继续进行。
在巴以冲突的调解进程中,原本已逐渐显现出一线曙光,然而以色列却屡次擅自采取行动。
此次哈马斯领袖哈尼亚遭刺事件,激起了该组织对美国深深的怨恨,使得国际局势在美国的领导下,和解的前景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值得关注的是,观察日本和韩国采取的政策,便可明显看出,当这些国家面临经济危机时,根本无暇他顾,更遑论关注美国。
为维护汇率稳定,日本不仅推出了一系列看似背道而驰的政策,还大举抛售美国国债,这些举措无不昭示着,即便是在平日里看似忠诚的国家,在与美国携手时,也难以达到真正的同心协力。
尽管美元货币的稳定与地位对美国的经济繁荣、国家安全乃至国际影响力至关重要,然而,美国终究有纸终究包不住火的一天。
参考资料:
《降低交易成本!韩国今起延长外汇市场韩元对美元交易时间》央视财经
《美国继续推进汇率战 日韩下场干预汇市》新浪财经
《日元暴跌!美市场人士担忧:日本政府或再次抛售美债》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