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29 05:59点击次数:145
平壤药房的柜台前,一个身着传统朝鲜服饰的“美女”静静站立,手托笔记本电脑,姿态宛如服装店里的精致模特。但《朝鲜新报》在最新报道中宣称:这是朝鲜自主研发的医疗志愿服务AI机器人,已正式投入民生服务领域。消息一出,迅速引发国际围观——这个长期被视作“数字黑洞”的国家,竟突然亮出了人形AI的招牌。
金日成综合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金光赫,成了这场技术秀的官方发言人。41岁的他顶着与朝鲜空军司令相同的名字,在专访中刻意强调:“尽管敌对势力阻挠朝鲜科技发展,我们仍在顽强推进AI研究。”他透露,朝鲜正秘密向多国派遣留学生,试图绕过国际制裁的铜墙铁壁。而成果已悄然落地:手机预装的翻译程序“龙马”能处理7国语言;一套神秘的智能医疗系统即将装入平壤新建的综合医院。
眼尖的观察者却发现蹊跷。所谓“美女机器人”的展示照片,竟是《朝鲜新报》两个月前报道24小时智能药店时用过的旧图重发。画面中的“AI”既无机械关节也无电子接口,更像静态展示的蜡像。朝鲜对这类“传统美人”造型似乎情有独钟——早在去年信息化成果展上,平壤教员大学就展出过两台穿韩服的教学机器人,当时还搭配了一个方头方脑的基础款机器人作为陪衬。
耐人寻味的是朝鲜的AI技术路线。当韩国热炒AI女团和因性骚扰对话翻车的聊天机器人LUDA时,朝鲜却聚焦医疗翻译等实用领域。金光赫特别暗示AI将用于提升诊断效率,结合该国此前在汽车工厂部署机器视觉的经验,透露出“军工技术转民生”的典型策略。而韩国娱乐化AI暴露的伦理漏洞,恰与朝鲜强调的“为人民服务”形成戏剧性反差。
科技树生长的方向,终究离不开意识形态土壤。朝方将技术突破包装成“对抗封锁的胜利”,延续其封闭研发的固有逻辑。此前曝光的AI无人机、核设施监控系统,核心目标都是巩固政权稳定。药房机器人无论真实性能如何,首先是一件宣传武器——它向民众传递科技关怀,对外则宣告“制裁困不住我们”。
神秘感成了朝鲜最好的技术包装。没有参数指标,没有演示视频,只有一张朦胧照片和“医疗志愿服务”的标签。当全球科技巨头为AI伦理争得面红耳赤时,朝鲜用最原始的视觉符号完成了对人工智能的话语权争夺。或许正如平壤教员大学校长朴锦熙的身份暗示:这位掌管教育机构的女性,同时贵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副议长。在这里,科技从不是单纯的工具,而是体制优越性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