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25 16:03点击次数:86
13日俄外长访问朝鲜,金正恩再次当面强调,朝鲜无条件支持俄罗斯。为啥说再次强调?
这话,金正恩可不止对绍伊古、拉夫罗夫说过,对普京也说过,金正恩甚至放话称:他们的关系比苏朝关系还好。
苏联当时也没少帮助朝鲜,朝鲜战场上还有苏联飞行员等身影。金正恩这么说,可以说是把国运都给赌上了,也要无条件支援苏联,他们得到了什么回报呢?
朝鲜援俄
我们都知道,朝鲜并不是今年才援助俄罗斯的。
准确的说,2024年就有消息传出,朝鲜出兵援助俄罗斯。当时普京还否认了这件事,事实证明这件事没有错。
克兰情报机构披露,2025年七八月间,朝鲜计划向俄罗斯增派2.5万至3万名士兵,若消息属实,加上2024年底首批派遣的1.1万人,朝鲜援俄总兵力将突破4万大关。
这些朝鲜士兵绝不像当年美国集合16国联军中,那些随便派来充面子的士兵,朝鲜士兵以灵活的“三三制”战术多次撕开乌军防线。
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提起这些朝鲜士兵吝溢美之词,称他们展现了真正的“英雄主义”,连乌克兰将领也不得不承认,朝鲜兵团给他们带来了大麻烦。
或者,在出兵援助这件事没爆出来之前,朝鲜就已经在军援俄罗斯了。
2024年某阶段,俄军炮弹消耗竟100%依赖朝鲜供应。
在Plekhovo争夺战中,朝鲜部队完成了一项被俄军教官称为“战术奇迹”的行动,深夜穿越6公里雷区未触发一枚地雷。
如此表现让克里姆林宫迅速兑现承诺:当西方质疑朝鲜出兵真实性时,俄罗斯公开宣布,若朝鲜遭外敌入侵,俄将依据《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出兵支援。
一纸条约将两国从“暗线支持”升级为“明牌同盟”,朝鲜士兵的行动成了最硬的投名状。
隐秘回报
朝鲜搭上整个国家的命运,也要援助朝鲜,自然不是无条件的。朝鲜士兵在乌克兰战场每前进一步,俄罗斯的回报清单便延长一分。
首先就是军事技术的回报,朝鲜虽然是拥核国家,可其它的军事技术却不是那么好。
2025年3月,普京主动邀请金正恩访俄时,承诺移交的军舰潜艇技术和火箭发动机,直指朝鲜海基核威慑与航天发射的短板。
俄罗斯答应将S-400防空系统、“铠甲S-1”防空导弹生产线、伊斯坎德尔导弹技术陆续列入转让清单。
朝鲜甚至还会在俄乌战场上,用实战获取弹道导弹实战数据,用以改进导弹制导精度,完全把这场战斗打成了“现代战争教科书”。
除了军事技术还有“资源”,如今的朝鲜就是用军火换资源。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超过900万发炮弹从朝鲜军工厂源源不断运抵前线,170毫米自行加农炮、240毫米多管火箭炮及至少100枚弹道导弹在哈尔科夫、扎波罗热的战场上现身。
朝鲜军火援助俄罗斯,而他们也从俄罗斯身上累积创收超过200亿,这个金额几乎是朝鲜一年收益的八成。
朝鲜还获得了粮食、石油、天然气等等。
据说朝鲜每年大约需要600万吨,可自身产出只有400万吨,而俄罗斯的粮食一年产出1.3亿吨,这么多粮食,俄罗斯只要稍微拨出一些,就足够朝鲜吃饱。
更重要的是,朝鲜和俄罗斯的以物换物模式还避免了美元体系,双方也不会出现被美国制裁的情况,达到这种交易模式,可以说是达到了两国之间关系最好的状态。
另一种就是外交庇护,美国多次带着西方对朝鲜进行制裁,哪怕朝鲜成了如今这个形势,美国也没有放松对朝鲜的制裁。
但俄罗斯作为上三常,曾多次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西方对朝追加制裁,更于2024年抛出震撼声明:“不再关注朝鲜无核化问题”。
短短一句话,瓦解了国际社会经营数十年的对朝施压机制。
7月12日,在俄外长拉夫罗夫,就朝鲜半岛安全局势等议题发表看法时,还警告:美国及其盟友勿对俄朝安全构成威胁。
朝鲜不惜一切代价援助俄罗斯,带来的好处远远要比付出的多,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能源和技术,更是突破孤立的外交跳板。
东北亚的新火药桶
俄罗斯和俄罗斯在军事上的联盟,足以改变亚洲局势。
尤其是对美韩来说,俄罗斯的输血使朝鲜获得“长期对抗资本”。
美日韩联盟被迫陷入多线应对的困境,三方紧急强化情报共享、升级军演规模、制定“延伸威慑”方案,更令人棘手的是俄朝条约中的“军事介入条款”
若半岛冲突爆发,美国是否准备同时与俄朝开战?
这些不确定性刺激着日韩,韩国开始考虑发展核潜艇甚至核武器,日本修宪突破“集体自卫权”限制的声浪日益高涨,
2025年4月,朝鲜接收俄制电子战设备并接受人员培训,非对称作战能力显著提升。而韩国因担忧俄朝联动,暂停对朝人道援助,南北民间交流渠道几近冻结。
美国原计划推进“印太战略”围堵中国,如今被迫将30%的军事资源转向监控俄朝动向。
俄朝推动的“去美元化”贸易催生了诡异的三角易货协议:朝鲜提供弹药、伊朗供应石油、俄罗斯负责运输清算。
作为反制,美日韩启动“供应链韧性倡议”,将稀土、芯片等关键物资从俄朝关联国家转移,世界仿佛倒退至冷战时代。
对中国而言,俄朝靠近如同双刃剑。一方面,朝鲜获得战略后盾后更趋强硬,中朝边境安全风险上升;另一方面,俄朝吸引美日韩火力,客观上为中国缓解了部分战略压力。
微妙平衡中,东北亚70年的战略稳定格局已被彻底打破。
2025年7月13日,拉夫罗夫离开元山时带走了一份《2026-2027年两国外交部门交流计划》,两国海上通航即将恢复。
这场豪赌中,金正恩押上国运换来了外交喘息空间与技术飞跃,普京则获得了一支不惧死亡的远东军团,以及源源不断的武器生产线。
#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